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正文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德育创新实践研究及智慧型教师培养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10日 20:20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德育创新实践研究及智慧型教师培养

 

互联网的推广与普及已成为信息时代发展潮流,其开放性、快捷性、隐蔽性、交互性等特点,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较大的方便,给学校管理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也使教育的时空无限拓展,打破了原有教育的封闭状态,促进了学校之间、学校内部、家校之间的相互联系,让人自主发展成为可能。

“互联网 +”时代,教育如何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与优势,真正实现“有道德的教学”并接轨世界先进教育?“互联网+”时代,教育领域如何与社会其他领域一起, 借助网络之力,共同致力于探索“使互联网为青少年的生命、生活和未来人生带来更大福祉”的路径,并经由教育,为更多年轻人提供恰当而正义的道德选择,从而使互联网真正成为每个人生命中的+号。

一、认知“互联网+”特点

(一)跨界融合。+就是跨界,就是变革,就是开放,就是重塑融合。敢于跨界了,创新的基础就更坚实;融合协同了,群体智能才会实现,从研发到产业化的路径才会更垂直。融合本身也指代身份的融合,客户消费转化为投资,伙伴参与创新,等等,不一而足。

(二)创新驱动。粗放的资源驱动型增长方式早就难以为继,必须转变到创新驱动发展这条正确的道路上来。这正是互联网的特质,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来求变、自我革命,也更能发挥创新的力量。

(三)重塑结构。信息革命、全球化、互联网业已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缘结构、文化结构。权力、议事规则、话语权不断在发生变化。

(四)尊重人性。人性的光辉是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最根本的力量,互联网的力量之强大最根本地也来源于对人性的最大限度的尊重、对人体验的敬畏、对人的创造性发挥的重视。例如卷入式营销、分享经济。

(五)开放生态。关于互联网+,生态是非常重要的特征,而生态的本身就是开放的。我们推进互联网+,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要把过去制约创新的环节化解掉,把孤岛式创新连接起来,让研发由人性决定的市场驱动,使创业并努力的人有机会实现价值。

(六)连接一切。连接是有层次的,可连接性是有差异的,连接的价值是相差很大的,但是连接一切是互联网+的目标。

“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 我国的学校德育面临着前所未见的挑战,但其中也孕育着德育变革的巨大可能性和时代机遇。

二、“互联网+”时代社会道德现象特质

(一)信息选择的困惑。“道德”意味着对于“是非善恶”的辨识以及做出“弃恶从善”“只做正确的事情”的决策。但在网络时代,是非善恶的面貌似乎在海量的信息中变得模糊起来,选择也变得既艰难却迅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绝大多数人都裹挟进了“不思考、已决定”的洪流:人们数十年前的“没有选择”之苦,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了今天的“被迫选择”之难。究竟是“人”占据 了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占据了“人”的生活与生命?选择的困惑令人迷茫,也让道德退场。

(二)多元视角的烦恼 。在这个价值纷呈的时代,“多元”已成常态,世界各地的奇闻逸事、对于社会事件的争议以及各个专业领域的不同见解,都通过网络以极其迅捷的方式抵达个人手中的电子终端, 这些从不停歇的信息轰炸,从形式到内容,毫无疑义地影响着年青一代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多方见解、多元判断、多重价值、多项选择、多极世界莫衷一是,成年人尚且困惑迷茫,那么青少年面对如此纷繁复杂、良莠莫辨的现实世界,又如何顺利度过青春期?学校德育又该如何恰当地引领青少年做出他们年龄段应有的价值判断与抉择?

(三)自我表现的张扬。这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互联网使得个人见解的发表变得易如反掌,电脑、手机每时每刻都连着网络,刷机――看人,表达和自我表达成为不可须臾稍离的动作,但与此同时, 人们在摩肩接踵之时却体验着“距离最近的陌生人”的感觉, 甚至同桌吃饭的亲人之间也阻隔着手机或电脑。令人笑不出来的事实是:面对面无法交流的人却是不折不扣的网络达人。近年来,多起社会事件的主角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显现出低下的公德和私德水准,而他们的受教育轨迹都很完整甚至完美。那为什么还会发生如此有失道德水准的过错?也许是因为“自我”被放大到了不容“他者”任何余地的地步吧。

(四)诚信空间的狭小。“互联网+”时代,对于社会诚信和职业诚信的要求的确比无网时代更高,因为网络同时兼具揭露欺骗且迅速传播真相的功能。但现实中,人们却不无遗憾地看到,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迅猛转型的时代,借助于高科技手段和各种网络平台,与诚信背道而驰的各种行业欺诈、欺骗现象,贪官们的职务犯罪也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猖獗和明显,同时失信行为也极具隐蔽性和欺骗性,破案和追逃成本巨大,而且往往滞后于失信罪错的发生。如果失信者反而能够轻易获利并逃脱惩罚,民众的道德信念将受到极大的打击,这种现象对于青少年的反面心理暗示力更是不可估量。

(五)教育顽疾的浸染。奇怪的是,迅速变化的“互联网+”时代,悖论似乎恰恰发生在教育领域,“以不变应万变”的考试和教学形态,成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最难撼动的阵地,各地中小学的教育现实并未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发生重大改观,学校分级分类因种种原因明废暗存,“成绩”仍然是高悬在广大师生头上的那把达摩克里斯利剑,学生们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十数年心血因为一次考试失利而付诸东流的现象仍在屡屡发生,绝望而焦虑的 “虎妈”们代代相传,择校和补课现象始终难以禁绝甚至愈演愈烈,课堂中的个性化教育依然只是美好愿景

三、“互联网+”时代的学校德育面临挑战

(一)德育目标模糊。传统道德理想与网络时代的疏离。学校德育应当设置什么样的目标?不可否认,我国的古代个人道德修养八目,即“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是道德理想,也为当时的年轻人提供了安身立命、切实提升德性的路径与方法,但在网络时代,这种共通性的道德目标似乎很难找到,各级各类不同学校培养的人才如何才算“有道德”,似乎也难以达成共识。曾经被社会关注和热议的学校教育“5+2=0”现象有着复杂的成因,在此却可以视为“德育目标空置”的一种现实表现:学校德育话语体系的高高在上、不关注既定道德高标与凡人道德水准的反差、不重视网络时代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内在需求、不考虑道德构建对于人生的终极目标,恐怕是重要原因。当学生认为德育目标遥不可及又与己无关时,其关注程度和执行力就非常有限了。

(二)德育内容庞杂。目前我国学校德育的教育内容庞杂,各层级教育承担的德育内容层次不清晰,表述叠床架屋,贪多求全。曾有学者分析:按照目前我国《中小学德育规程》中的教学设计要求,仅“爱国主义”一个子项的内容,学生至少应该修完《当代中国政治》《中国历史》《中国党史》和《中国文化史》四门课程。如果遵照规程要求全部落实,中小学生必修的德育课程将有几十门,德育内容成为不折不扣的“无限”。但问题是:教师的传授能力、实际教学时间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都是有限的,这就导致学校德育在某些时候必然出现的尴尬与无能。同时,现有德育内容中却缺乏对于人际问题和社会现象的探讨、思辨和决策,缺少未来工作中最重要的职业道德启蒙,而这恰恰关乎社会变革和转型期学生道德成长的核心内容。由于互联网的存在,“关起门来办教育”已然不可能,因此,如何使学校道德内容勇于面对真实世界的是非善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共同研究探讨,让学生们自己做出道德决策,才是目前中小学有限德育课时中德育内容改革的正途。

(三)德育方法低效。在中职课堂中,道德常常被当成知识去传授,采取的主要是传统德育“我说你听”的模式和“牛不喝水强按头”的灌输形态,使得互联网时代见多识广、生活中习惯于自我选择与决定、又处在青春逆反期的学生成为德育历程中的被动者乃至抗拒者,学生参与度低,德育的实际效能就差。教育者方面的原因是:大多数德育教师往往由各科教师兼职,并不具备教育伦理学的职业修养,更缺少专业方法,“宣传、说教、灌输、 洗脑是政治教育惯用而有效的方法;但道德的养成却靠自觉自愿,道德教育要诉诸对人际和社会现象及道德问题的主动探索、思考、反省、批判和讨论。”德育的教育方法变革势在必行。

(四)理念与行动矛盾。学校德育是为学生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走向社会、走向职业打好基础,是为了培养未来社会的公民。因此,规则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规则的制定与执行方式也尤为重要,因为它们也同时传递着“道德是什么、做什么”的理念与事实。在校园中倡导自尊自重、遵章守纪、尊师爱生、公平公正、平等相待是必然的,也理应对师生双方均有导向和行为约束的作用。但事实上,学校道德规则的执行并不平等:师生之间不平等、学生之间有差异。比如,学校规定学生见到老师要主动打招呼,而教师应当回礼。但现实中学生执行的情况远比教师到位。其原因也许是学生太多,老师对每个学生回礼有困难,也许是教师心中久已有之的“师道尊严”使之难以放下架子,也许是视而不见已成习惯但处于生理、心理上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的青春期的孩子们,也许很难客观理解上述现象背后的成人心理,他们习得的只是“守不守规则既要看人、也要看情况”,这显然有违德育的初衷。因此,学校德育必须追求理念与行动的高度一致性,学生们也只能在公平中学会公平,在平等中学会平等,在关爱中学会关爱。

四、“互联网+”时代学校德育改革举措

(一)坚守基本道德共识和社会道德基本原则。 “互联网+时代”的地球已经变成村落,共识无国界,也更易传播。那么,何谓“道德共识”?学校德育可以从研究道德的学问中汲取理论养料。伦理学是一门把“道德”作为唯一研究对象的学问,也同时洞察生命历程、探索人性真相。学习伦理学将极大地有助于学校德育回归道德本源,接近德性之根本。比如,在对待“是非善恶”的价值选择方面,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以及选择的理由,但是世代相传的基本道德共识依然不可忽略,东西方皆然:中国的“恕道”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述了这一道德准则;在西方的《圣经.新约》中则描述为“你想别人怎么待你,你就怎么待别人”,可见,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今天,以之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个人道德修养和公共道德的起点仍是理所当然,它们同时也构成了中西方律法系统构建的心理和伦理基础。 具体而言,在学校德育的内容方面,什么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雅克.蒂洛在其撰著的《伦理学与生活》 一书中论及社会道德的五大基石、五项原则是:生命、善良、公正、诚实、自由,对我们颇有启示。其中,“生命价值原则”主张“人应当尊重生命,并接受死亡”;“善良或正当原则”对于任何道德体系都是基本原则,要求人们努力做到三条:扬善抑恶做好事、不造成伤害、不做坏事、制止坏事防止损害;“公正原则”尤其强调各种情形下机会和分配的公正或公平;“诚实原则”是“公正原则”的基础,也为有意义的交往做准备;“个人自由原则”则主张:人们作为具有独特差异性的个人,在前四条基本原则的架构内,必须拥有选择自己个人道德修养方式方法的自由。上述每一条,都值得转化成不同学段的德育内容,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道德教 学转化为每个人的道德认知与实际行动。

(二)倡导并培育人际交往中“对话守则”。 “互联网+”时代,对话是生存与合作的前提。这种对话,时时刻刻发生在个人、群体和国家之间。那么如何培育有道德对话的能力?德育是必经之路。“道德”只能体现在人与人交往的历程中,表现为一种“关系伦理”,它最大限度地考验和体现着人际交往的内涵、质量与结果。“道德”的最好体现可能并不是单方面无限度的隐忍与付出,而是在互惠互利基础上交往双方的共赢与成长。因此,人际沟通的顺畅和成功恰恰体现在人与人的对话与相互理解的能力中。捷克前总统哈维尔创立的《对话守则》因此非常值得学习,其内容是:“1.对话的目的是寻求真理,不是为了斗争;2.不做人身攻击;3.保持主题;4.辩论时要用证据;5.不要坚持错误不改;6.要分清对话与只准自己讲话的区别;7.对话要有记录;8.尽量理解对方。”《对话守则》不是法律,而是道德律,是一种对话者所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它特别适用于网络时代对于青少年话语方式的引导,这种对话方式也是培育理性和反思能力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在学校场景、生活实践还是网络交流中,都值得长期练习、坚持使用。上述原则阐释了“对话”的目标、过程、 方法,从中我们得到如下启示: 其一,对话和讨论必须有目标、有主题、有内容; 其二,“表达”和“倾听”是对话者共同的权利和义务, 对于对话主体的认知与尊重,需要双方共同遵守。因此,同时 学会做“表达者”和“倾听者”同等重要。对于教育者而言, 应当教给学生这种双向的角色沟通意识,方能有利于道德对话的进行与完成。 其三,有道德的对话是以理服人而非以势压人,而且对话的表达是需要逻辑和方法的,再激烈的辩论也不应该是人身攻击。其四,对话的结果要予以记录保留,既是为了保存对话和思考的痕迹,也是为了进一步反思和之后的提升。对于学习者而言,这种记录本身就是成长的历程。 学校德育过程若能遵循这一《对话守则》,将很好地显示德育本身的理性,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也将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实现有德性的人际交往与合作。

(三)掌握“学生指导”的理念与方法。“互联网+”时代,学校德育的内容和方法应当与时俱进,服务于今天的学生及其未来。学校德育旨在帮助青少年长大成人。所以,道德教育的核心理念一定包含着成年人指导青少年发展的内涵。今天,可以借鉴成熟的“学生指导”理论展开本土实践。“学生指导”理念肇始于19 世纪末的美国中学,即教师主动为学生提供学业咨询与职业咨询。之后一百年间,这一理念在全世界的学校系统得到了呼应;同时,学生指导的实践也在不断地发展与成熟中,从“指导者中心”逐步走向“被指导者中心”,更加关注被指导者的思想、心理和学业成长及其个别化需求。今天的“学生发展指导”明确区分为三大领域:学业指导、生涯指导和生活指导,各领域均提供多种方法,诸如思想指导、心理指导和行为指导。其中,“学业指导”主要针对日常教学中的学习方法指导与学习困难问题的解决,也提供大学课程选择以及专业方向选择的指导;“生涯指导”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自己未来的学业发展方向、发现与检测自己的兴趣与资质或职业选择的可能性,因此对于高中以后的个人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生活指导”侧重于针对学生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指导,旨在教给学生沟通技能、合作策略、问题解决技术以及人际关系技能。上述指导工作在我国的班主任和学科德育中都有所涉及,但并不系统,如果学校能够根据自身特点设计三类指导方案,就能更好地发挥日常德育的指导功能,直接有利于不同学生有差异的成长,并为他们走向 社会做好准备。

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科学,教育需要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容不得马虎。对孩子,言传身教,爱而不盲目,严而不苛,民主平等,文明和谐,共同进步。做现代智慧型教师,建立终身教育观是我们教师成长的任务和方向,也是时代的强烈要求。

学校德育,首先也必须是“有道德的教育”。“互联网+”时代,这同样是德育的必然目标、历程与方法。中职校开设的德育课程是对中专生系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中专校德育教师是中专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他们的德育观念、德育素养以及德育智慧直接关系德育教学工作的实效。为改变当前中专校德育课程重灌输、轻启发,重说教、轻实践的状况,中专校德育教师要更新德育观念,提高德育素养,开启德育智慧,进行德育创新,从而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使德育课程成为最有魅力的课程。

要使德育课程成为有魅力的课程,德育教师必须成为智慧型教师,提高德育素养,增强教育能力和教育机智,进行德育创新,充分开启德育智慧,设计好德育课程。

五、 教育智慧与智慧型教师培养

(一)什么是教育智慧?

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教育智慧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加以体现的。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

教育智慧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

真正检验一个教师有没有智慧,要在实践中来看。当教学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和突发性的情况,当具体的任务、目标、场景随着情况发生改变,教师能不能敏锐洞悉,能不能做出灵敏的反应、灵活机智的应对、恰当的现场策略调整,基本上能真实反映一个教师的实际智慧水平。

教育智慧是优秀教师内在的秉性、学识、情感、精神等个人独具的性格化的东西在特定的情境下向外的喷涌和投射,它常常表现为教师在处理教育情境时的自持、分寸感、敏锐和机智。

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探求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 知性智慧 理性智慧 情感智慧 实践智慧

智慧型教师那临场的天赋、即席的创作、完美的应答以及润物细无声的绝妙,是孩子们成长的福音,是人们对教育、对好教师永远的景仰。

(二)智慧型教师需要哪些基本素质

一般的智慧文化存在形态要转化为智慧文化,变成主体的力量,取决于教育中的知识、能力、精神这三方面要素的组合

1.智慧型教师的“三性”素养

(1)实践智慧:有启发性的教学创造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智慧是人类理性地采取行动处理事情的能力状态。在教育中的实践智慧是指教师运用教育技术来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的能力,突出表现在教师为解决教育问题而显现的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为主的教学创造上。

拥有教学创造的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如果教师是被动的,或者是“教学的奴隶”,或者说他的活动完全从属于别人,那么他就是“自身的丧失”,就不是真正的教学创造主体。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主体性力量的人,也就是自觉的创造者,才是真正的教学活动创造主体。也只有成为真正的教学活动创造的主体,他的教学实践活动才称得上是实践智慧。

在教学创造的发生阶段,教师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对教学活动现场第一手资料的占有。教学活动是教师进行智慧实践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虽然教师获取教学活动信息的途径不同,但是他们不是先天就有的,更不是在静室中“想象”出来的,它们的来源只有一个,那就是客观的教学生活。

教师储存了大量的教学材料只是具备了教学创造的基本条件,要想进入教学创造过程,就需要教师对教育事件有自己的启发。没有启发,任何教学材料与事件只是一堆缺乏逻辑与结构的教育堆砌。对教育实践进行启发是教育创造的趣味活动,是教师被教育材料所引发,与教师当前的有意关注形成聚焦点而形成的一种独特联系,并把它投射到外在教育事件上。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智慧主要体现在教师心灵的幡然领悟。这种领悟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教育的一种经验,如教育形式与教育内容如何结合才会使知识更好地传达,怎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更好的学习体验,等等。从心理学上说,这种有启发的教育实践是对外在事物的一种独特把握,但在这种把握中,外在的教育事件只是一个引子,是这个引子与教师内部心理活动在某一点上的契合。这种教育活动集中体现了教师独特的智慧,从极其平凡、极其平淡、极其简单的旧形式中寻找到不同的组合方式,其中凝聚着教师的需要、经验、心理和价值观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启发,同时这种启发紧紧与学生相连,使这种有启发的教学实践时刻与学生的精神世界相通。在这种启发背后是教师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另一个主体,考虑着他们的聆听感受,思考着他们的精神需要,用自己的智慧润泽学生的求知生命,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学习幸福。

(2)理论智慧:有导向性的教学价值

一个有着智慧的教师是一个有着自己的教育理论的教师,他的教育理论应该是处处散发着求真、求善、求美的光芒。这种追求形成一种有明确导向的教学价值,即激发学生去欲求美好事物,以个体心灵中不断萌生的对美好事物的欲求来激励、引导个体生命的自我成长。

教育归根结底是一个关于价值与信仰的问题。价值关乎在一定社会中的文化取向问题,信仰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存在问题。对社会和人生真理的追求是一个人最为迫切的需要。如果没有价值与信仰,那么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将成为没有出发点的开始,没有目的地的结束,也就无法谈及导向问题。

在教育实践中,如果教师没有一种教育的使命感,一种沉甸甸的教育深思,如果没有一种对教育中的人的浸染,如果没有一个价值方面的引导,那么这个教师的生涯注定是苍白无力的,教师的教学生命是脆弱的。一个智慧型的教师是能够感召学生的灵魂的,它要求教师能够有自己的理论,并把这种理论深化成为自己的教育价值,形成自己的教学信仰。从某种方面来说,信仰是一个好的教育的必然要素,是一个教师成为智慧型教师的必备质素。

教师对教育实践的理解和创造,其中必然会有自己理论与信仰的参与,这样,他的教育理念就必然是具有一定导向的教育价值。这个教育价值能够让学生产生信任感与认同感,并为其中的真善美所吸引、所感动,从而使之获得思想上与精神上的触动,促使学生的生命成长。那么,教师这种具有价值导向性的理论智慧是怎样形成的呢?

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理念是理论智慧形成的基础与前提。教师必须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深入的研究,并形成自己的教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不仅仅只有专业知识,而且还有教师自己在长久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育信念。所以说,教师的理论智慧是教育的专业知识与教育理念间的耦合过程,是教师不断对教育实践真实的发掘。也就是说,教师的理论智慧是教师根据自己的认识与体验,结合专业知识,以崇高的教育信念为引导,对教育实践给予独特的价值处理,从而在教师主体内部形成的有独特个性的价值导向。

(3)伦理智慧:有艺术性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从教师身上剥去那些教师所共有的教学手法、教学常识、教学技能后所剩余的内核。一个教师拥有的伦理智慧就是有着蕴藉的教学风格,或许没有什么职业能够像教师一样注重一个人的风格了。教育是一件关乎精神交往的事情,是两颗心灵之间的碰撞,是用自己的风格去影响另一个人风格的形成。学生学不好的原因关键是没有一个精神上真正的导引者,就像是在风雪满天的夜晚,他所需要的并不只是饱餐与厚衣,而是能够引领他们走出黑夜的那股力量,是让他们再遇到这种漆黑的夜晚也能自己走下去的勇气,这种“勇气”的传递就需要教师有自己鲜明的风格。这种风格透露出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对人生的一些思索与看法,是教师拥有的思想外衣,因为人的思想与行为是无法割裂开来的,如果我们稍加观察便会发现,那些优秀教师通常也有着良好的行为,更有着令人欣赏的风格。

教师想要培养有思想、有品格的学生,首先应该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品之人,用自己意蕴的内在灵魂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潜在品质去浇灌学生,用自己的高贵格调体裁学生,只有因情立体,才会使学生即体成势,成为一个有风格的学生!因此,当学生是一朵白云的时候,教师应该化作一朵白云去推动他;当学生是一棵小树的时候,教师应该化作一棵小树去摇动他;当学生是一颗星星的时候,教师应该化作一颗星星去点亮他。

2.智慧型教师八种智慧文化力

(1)心理健康适应力。

(2)文化自觉综合力。

(3)情感思维渗透力。

(4)伦理道德自律力。

(5)审美自由创造力。

(6)人生价值感悟力。

(7)师生互动创生力。

(8)主动应答挑战力。

(三)如何让自己成为智慧型教师

智慧型教师应该是每一个从事教育人毕生的追求,但他不是心血来潮时的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在如下几个方面做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1专心学习,成为学者

智慧来自学习。生命如树,学习就是生命的根须,教师只有让学习成为生命的状态,才能让自己的教育生涯青春永驻。教师作为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一个信息源,更要具有相当的学习力,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释放知识能量的同时,也是挖掘自身知识库藏的时候。只有勤于学习,广采博取,才能让自己原有的一桶水变为奔流不息的长流水,才可能对教材有真知灼见,才可能于平凡中见新奇,课堂上,才可能口含灵珠、游刃有余……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地陶醉。智慧型教师具有智慧,离不开原有的知识积累,更离不开长期的不断学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用心创造,成为智者

智慧来自创造。教育的对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这就决定了教师工作必须有要有创造性,智慧型教师不但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而且还要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善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创造人格,善于反思,勇于否定自我,不断出新,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自主创新之路。教师的创造力增强了,智慧丰富了,必然会带出一大批拥有智慧、富有创造力的学生。

3潜心研究,成为行家

智慧来自研究。 一个有事业心的教师,仅有知识还不够,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教育的实践者,而且也应该是教育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国内外的教育实践证明,要实现教师的高速发展,就要走教育科研之路。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必须深入课堂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教学行家,永立时代的潮头,做教育改革的先锋。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有计划地认识教育规律,解决教育问题。智慧只有把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不断到达它的理想境界,为开展教育创新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4精心反思,成为专家。

智慧来自反思。反思有利于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回溯性的研究,一个教师只有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精神,做到勤于反思,善于总结,才能从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从而反思问题产生的根源,探寻问题解决的对策,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积累经验和智慧,走出单纯技巧,个别经验的圈子,在教学中独树一帜,逐步向专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正所谓: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反之亦然。

修炼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有挫折,才有收获的甜美;有痛苦,才有欢乐的滋味。品牌是打造出来的。做一名智慧型教师,就要不懈努力。只要全身心投入,坚持不懈去追求,就能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教育之路!我相信,用崭新的教育理念,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去点亮学生希望的明灯,离智慧型教师就不会太遥远!

(四)互联网+背景下德育教师正确面对

1.树立开放的课程观,让学生充分参与

忽视学生道德需要的灌输式德育实际上就是“没有学生的德育”,德育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人利益,满足学生合理需求。借助中专生日益成熟的理性思维,培养他们崇高的精神需要,同时运用榜样的力量,增强其德育自觉性和自为性。创造性地改革中专校德育课程,在保证其科学性和思想性的前提下,增加其生活性、趣味性和实践性。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深人了解学生错综复杂的心理,支持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丰富和发展他们的健康需要,疏导和转化他们的不合理需要;在不断满足基本需要的基础上,传授社会道德规范,引导学生参与德育实践。改变德育内容大而空的现象,有的放矢地传授社会道德思想,加强对普通人生问题的关怀,靠近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如中专生普遍关注和关心的热爱生命、人际沟通、两性交往、友谊爱情等问题。按照以上所列问题及中专生品德的知、情、意、信、行等方面来搜集、整理资料,和学生共同开发和设计出中专生真正关心和需要的鲜活教学案例,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切实运用并不断改进和加以完善,必要时可组织编印成册。

2.树立动态的课程观,更新拓展德育内容

德育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不断更新和拓展现有德育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摒弃陈旧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克服厌倦情绪。加强一些崭新的道德领域以及一些敏感的问题,如生态伦理、经济伦理、网络道德、网恋、未婚同居、作弊、高消费等问题的研究,结合校本和学生实际,开发出新的学生感兴趣的,能解除或释疑学生思想和道德困惑的教学案例,充实到课程中来。

3.确立“以生为本”理念,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要深入了解,研究学生,以学生为本,进行人性化的德育。我国传统德育中忽视“以人为本”,严重存在“无人”的弊端,即德育工作者心中没有受教育者,只是从自己单方面的期望出发,或从某种本本出发。而现代德育要求德育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的观念,尊重学生,体现学生的教育主体性。德育关键要给学生创设一个适宜于道德学习的环境,智慧型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关爱、分享、赋权、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接纳,形成师生情谊,使德育活动在活泼、生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使学生在宽松自如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和成长。

4.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双向互动性。

当代中专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对于错误观点或是消极行为,学生们谈论起来也会振振有词,毫不忌讳,如超前和攀比高消费、租房同居、作弊行为等。传统德育方法习惯于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学生,用“填鸭法”向学生进行灌输,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智慧型教师进行德育教学要坚持“无灌输”原则,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智能,也就是进行道德学习的潜能;同时要注重情感体验,可采用叙事教学法、讲故事法、演小品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德育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教学成为充满创意与激情的过程。

德育课的教学方法,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前提下,强调思想品德课程的实践环节。既要保证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的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参观、走访、座谈、社会实践、辩论、演讲、课题报告等丰富多彩的互动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感受与体验、判断与认识,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完整地实现“教”和“育”两个阶段。

5.提升自身教育技术素养,培养信息技术能力。

德育教师的教育技术素质及信息素质对于设计学生需要的,有魅力的德育课程很有帮助。德育教师要具备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的素质和能力,使中专校德育教学手段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可接受性。

(1)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三维动画等于一体,增加了课堂的乐趣,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熟练使用电脑设备,德育教师就可以呈现给学生真实的场景和鲜活的案例,更好地激起学生的热情和兴趣。

(2)掌握网络应用技能

首先德育教师要熟练掌握网络应用技能,学习研究网络德育相关理论。充分利用网络功能、如BBS,E-Mail,论坛等同学生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互动。根据某一德育内容,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而设计的模拟现实的一种德育活动。设计虚拟校园、社区、家庭,让受教育者出入校园、社区、家庭活动,根据活动者不同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导出最终结果,这样受教育者可以身临其境去感受人生哲理和道德准则。如“毒品的危害”、“早恋是枚青苹果”、“危急状况下的见义勇为”、“情爱与性爱”、“考试舞弊的后果”、“地球村的危机”、“违法的后果”、“正确对待金钱”等无法在实际生活中尝试的问题,都可通过仿真实验使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去感受某种做人的道理,使传统的、常规的教育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网络中得以解决[4]

其次,德育教师要练就通过网络获取德育资料的能力,利用网络方便、快捷地从网络上得到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特征,敏感地观察与思考,从而把握德育制高点,前瞻性地做好德育工作。教育学生主动地辨析各种信息,正确地选择与利用对自身发展有价值的信息,杜绝网上不良信息的侵蚀。

6.理论联系实践德育渗透

德育教师除了做好课堂工作以上,还需要注重课外的教育活动,加强对隐性课程的开发,要和广大德育工作者一起,创建文化品位较高和具有浓厚学术氛围的校园环境,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渗透德育的内容。组织相关的德育活动,让中专生充分参与到德育活动中来,使他们的道德认知通过体验而真正内化为自己的品德。要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使个体把自己所掌握的主导社会的道德规范加以运用,来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矛盾冲突,从而体会到这种规范体系包含着的巨大合理性。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判断,认为所学知识和规范正确时,他们才会逐步将这些知识和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因此,道德实践是学生把握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加速对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内化的重要途径。要重视和加强中专生的道德实践,采取多样化的道德实践形式;要加大和加深道德实践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要把道德实践延伸到社会,关注中专生在家庭、社会中的具体道德实践,发挥他们在道德实践中的自主性以及教育者的指导性。只有这样才能加速学生对社会道德观念的认同与接受,加速由知到行的内、外化进程。作为德育教师,要处理好科学理论指导和德育实际之间的关系,打破台上台下两张皮的局面,避免使德育课成为“假大空”或“高大全”。

7.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德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关系到德育教学的效果,从而影响德育质量。德育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补充新知识,扩大知识面,增强辨别力;同时要加强自身修养,拥有高尚的品德,优雅的言行举止,以及博大的胸怀。德育教师不但要处处为学生树立楷模,而且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德育教师还要树立高尚的人格形象来感染学生,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无形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的行动和人格魅力比言论更能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带头遵守学校纪律,自学维护社会公德,并在工作、生活以及与学生的交往中表现出自己丰富的知识、高尚的情操和高雅的情趣,以自己敬业、自律的良好人格形象感染学生。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那样:“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作为育人主体之一的德育教师,更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要有事业心、责任心、爱生心、进取心。智慧型德育教师要擅长挥洒富于独特个性的教学语言,使其语言同时富有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活教学客体。德育教学语言的艺术化包括教师洞察时代走势、闪耀创新智慧和深厚意蕴的哲理性,善于灵活调度语气、节奏和音调、张弛有致、铿锵悦耳的音乐性,充满诗情画意和想象力的形象性等。

要想做一名真正智慧的德育教师,不仅要做学问家,更应该做精通育人之道,满怀教育智慧和教育机智的教育艺术家。德育教师进行德育创新不仅自身要具有创新素质,在德育教学工作中也要富有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以及创新素质。在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对道德理念的内在需求的前提下,在开放动态的课程观指导下,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采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各种活动实践,辅之以心理辅导及法律制度教育,树立榜样开发环境进行熏陶和陶冶,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使德育教学不断走向优化。

上一条:构建支撑工匠精神的文化——发挥地域文化特色培育工匠精神 下一条:互联网背景下提升学生政治素养的策略

关闭